半岛·(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yunnanfanghuwang.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半岛官网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绿化设计模板(10篇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2-12 12:10:59
  • 点击:

  半岛综合体育处于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世纪,都以经齐的增长作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这就导致了一些发达国家对于能源的强势霸占,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便提出了“绿色设计”的概念,同时在他出版了一本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足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地使用地球资源,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特别是在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他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等。称呼不一,但是其内涵是相同的,其基本思想就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考虑范围之中,将环保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的出发点,力求使设计出来的产品对人类以及所生存环境的损失减至最低程度。

  绿色设计日益成为全球设计领域关注的课题,它着眼于人与 自然 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应,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损坏,它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设计观念上的变革。而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 交通 工具已经成为污染和噪音的主要来源,并且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故而受到设计师们的广泛关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早在上个世纪末就设计开发了最早的世界上节能效果最好的电动汽车evl,去年日本富士通 工业 公司推出以小型高能锂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轿车rle。以及包括了太阳能锂电板汽车、光学能源手表等高节能、无污染的产品。同时,绿色环保设计的范围更加广泛,如1990年,美国以保护海洋珍贵动物为由,禁止墨西哥等国的金枪鱼及其制品进口;日本对进口大米规定了农药残留检测指标;欧洲共同体各国联合禁止进口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丹麦要求所有进口的啤酒和饮料必须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容器等。这无疑向我们昭示了如此趋势:绿色设计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并深层次的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目前,绿色设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上,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原始材料的选择与管理;二是产品的回收性和后期处理;三是产品部件的可拆卸性及回收利用。其实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如将人类遗产的保护、自然生物的保护、城市的 发展 、新能源的开发与现有资源的节约利用等都应该纳入其中。

  由约纳斯的《责任原理》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关系到整个人类和自然的生存问题。这里不是设计个人的利益问题,也不是设计个人的存在问题,而是设计维护整个人类和一切生命体的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出自人的理念的本体论的绝对命令”。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作为承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公路里程增加从而导致道路占有率的提高,导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降低,同时也导致绿化率降低。由于绿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气温升高,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严重受到影响。为了尽量减少由于公路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人类营造既方便又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汽车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臭气(甲醛等)。造成污染空气,人体吸入这些尾气会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生命造成损伤。而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废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的视线注视前方的路况,注意力高度集中,若采用树种和色彩单一的植被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下降,影响行车安全。此时那种依葫芦画瓢的绿化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有的高速发展的公路,必须对道路中绿化进行有针对性设计,提高绿化的可适用性和实用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行驶中噪声在89~92分贝,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声约有82~85分贝。汽车速度与噪声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速提高1倍,噪声增加6~10分贝。由于现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车速一般在80~120Km/h,行驶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良好的绿化设计可以吸收部分噪声,达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据国内的成功经验,良好的绿化设计会比完全没有绿化设计的道路上气温低5~6度,增加空气湿度,营造“小气候”,调节路面的温度,延迟路面老化,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绿化设计应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1)满足生存要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较大,各个地方都有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有的树种喜阳、有的树种抗旱、有的树种能吸收汽车排放的废气,故在植物选择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的考虑植物的生存环境,以最小的成本营造最好的绿化;由于公路绿化的养护是属于粗放型的,不会象园林内树木那样经常管理与养护,在树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树种应该耐贫瘠、易养护、抗虫害。

  (2)与周围协调。绿化设计还要考虑与周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尽量通过和谐的修复来恢复由于施工造成的自然绿化损坏。

  (3)行车安全。由于绿化设计应起到行车引导及防眩的作用,在树种选择时需选择树干直的树木;由于植物种植在中央分隔带内,树冠不宜过大,以免对行车造成影响。

  (1)公路的绿化主要内容有: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式立交区、服务区停车区、取弃土场,各处绿化设计各有侧重点,应结合绿化所处位置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单独设计。

  中央分隔带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是起到防眩、分隔、及视线诱导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的配置,植物必须是多细枝、浓密,要做到四季常绿、植物的季想变化明显,冠形整齐,形成明显的季节感和韵律感。适合中央分隔带的树种主要有圆柏、紫薇、夹竹桃、迎春等等。种植树种的高度应低于1.5m,树冠在50~150cm之间,种植间距为1~1.5m之间。

  (2)边坡绿化:边坡绿化起到防止边坡因受到雨水冲刷而产生水土流失和滑坡坍塌,既起到稳固边坡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绿化设计时因综合考虑各个边坡的地质情况、边坡坡比、路线所处位置以及道路在整个路网中所处的位置,因地制宜的设置边坡防护,并辅以边坡绿化,使绿化设计与防护有机结合。对于一些地质情况较好边地段可以设置生态防护,如植草护坡、铺草皮、植树;对于地质条件差的路段可以通过工程防护的稳固,生态防护的点缀,达到防护与绿化两结合,刚柔相济,安全环保两不误,现有的设计一般有直接喷播绿化、骨架护坡绿化、植生袋绿化、土工格栅绿化等等。总之各种边坡绿化最终的作用都是为边坡安全环保服务。

  (3)互通式立交:由于互通式立交占地较大,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互通立交的空间特征,综合考虑其立交功能,做到绿化设计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诱导视线,起到安全的作用。植物选择上以常绿树种为基调,用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做成各种图案,树木应该高矮相间,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与互通式立交的层次相烘托。在具体设计中需要从安全方面考虑植物配置与标志标牌相结合,以标志标牌为引导,植物配置为诱导。

  (4)服务区、停车区:停车区服务区内的绿化需要兼顾车辆停放及人员休息,在停车位置可以考虑种植生长较快且绿量大的树种,以免车辆受到太阳暴晒;对于休息区,可以种植庭院式花坛,营造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绿化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舒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物、气候、风土人情充分的考虑,按照“近花草,中灌木,远乔木”的原则精心设计,营造出车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氛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将表土先移至路基范围外,待绿化施工时将表土作为种植土,合理利用资源,以减少借土数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绿化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设计,笔者认为作为公路管理部门也应该在绿化施工后及时养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根据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特点和演替规律,使植物群落成为为绿化的基本单元,在城市中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城市绿化的效益在于它能创造综合效益,首先,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效益体现在:因绿地面积增加产生的降温增湿、改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污染物,创造舒适的小气候环境等作用。其次城市绿化能产生社会效益,体现在:城市绿化不仅能增加城市空间绿地面积,还能对城市产生较强的美化作用,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

  在从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时,经常会遇到绿化规划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这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房地产商在开发楼盘时,往往重视建筑总平、建筑单体以及住宅样式的设计。这是因为建筑规划需要经历较为严格规范的审批程序,而对于楼盘中的景观绿化规划不需要严格的审批,因此往往不被重视。由于景观绿化的规划不要审批,开发商在规划时往往凭自己的主观意念,权力常凌驾于设计师之上,主观臆断,对设计师设计的作品改来改去,有时甚至面目全非,这种“下指导棋”式的设计常常让设计师倍感无奈。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师的专长是设计,着重于对树种的整体形象如树冠、高矮、大小、气味、叶态及季相变化效果的认知。掌握树种的生态习性、适应性则非设计师专业知识范畴。这种专业上的差异往往造成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和地方生境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一些树种不能适应当地生境的要求。由此可见,纯粹由设计师设计的绿化规划方案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绿化规划监管体系。一个规划设计在进入实施之前必须经过规划设计属地专业团队的审核,如同建筑规划一样,由专业团队对规划设计进行分析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达到当地生境的要求。监管措施得当有力,人们对景观绿化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相应也会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城市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植物元素是城市绿化中最基本的要素,而植物对生境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园林设计师不是万能的,他们在从事设计时对植物元素的采用多数是建立在对植物外在的认识上,而对该植物的生态习性并不了解。因此设计师常身临其境,现场勘察。尽管如此,仍然不能避免在树种的选择上出错。如南种北移问题,气温是决定因素。北种南移又有湿热问题。2008年的低温天气使福州多数桃花心木受冻严重,而桃花心木在石狮并未受冻。落叶树银杏、枫香在南方生长欠佳,甚至不能正常转色,使得季相变化不明显而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等,这些都是设计人员无法预计到的。

  大规格苗木的景观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作为主景树,大规格苗木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主景树一般都要求树形优美,高大、树冠完整,如桂花、香樟、小叶榕、广玉兰、白兰花等。这些树种适应性广,树形优美,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在生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采用是必要的。在标志建筑周围、入口等景观要地也需要配置一些大规格苗木。但是,苗木规格也不是越大越好,更不能泛滥。除了成本高外,胸径20 cm以上的苗木一般都不是苗圃地培育的,而是从野外挖掘的。苗木工作者先从拆迁、征地、老厂房等绿地中购得原栽大树,然后将其移至苗圃,经培育成活后进入市场。由于利润空间大,一段时间曾经盗采盗挖成风,如桂花、香樟、广玉兰、小叶榕、罗汉松、紫薇等,盗采盗挖相当严重,这些大树在移植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实际上成活率并不高,这对于古树名木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挖掘严重的地区实际上对当地生态环境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慎用大树实际上也是对大树资源的一种保护。此外,大树的采用也有较大的风险,其管护水平要求很高,又有“假活”现象,管护不好就会容易死亡,造成巨大损失。应该摒弃那种盲目求“大”、以“大”为“档次”的绿化行为。

  适地适树是选择绿化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道路绿化规划中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某些城市在绿化建设上“不差钱”,忽视本土的气候特点和地下环境条件,片面追求名贵树种,其结果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还造就一批失败的道路绿化景观。必须看到,城市绿化系统有其多样和复杂性,植物本身有异质性、地域性、适应性,乡土树种是长期自然演化的结果,对本土的适应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生命力都经过实践的考验。同时,乡土树种苗源多且获取容易,成本较为低廉,具备地方特色,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要尽可能的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同时,在纵横交错的城市骨架里,又要设法不同于其他道路,突出道路本身的形象和个性。因此,在概念上,应该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深入了解并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既有景观,从而在设计上突出道路自身的特色,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如以乔、灌、草搭配,立体种植,营造自然森林景观;落叶与常青树种搭配,建设优美的道路绿化带;花季不同的植株搭配,使之达到四季景色不断又各有特色。一言以蔽之,既要多采用自然的配置形式,又要勇于打破传统,力求多变、清晰、明快,提升道路识别度,打造道路特色。

  城市道路绿化既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大地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道路绿化设计要服从该地区的绿化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规划,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形象地说,一个良好的道路绿化系统,是可以和周边环境“共同呼吸”、可以赋予道路周边环境以灵性的。周边环境也同样作用于道路绿化系统,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应与道路环境相协调,与路域外的环境相协调,应有机的融入周边环境之中,符合区域、城市、地块之间应有的景观连续性和整体性,成为城市浑然天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道路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要承载多项市政公用设施,如道路照明、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些道路绿化建成多年后,需要破土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一些道路建成之后,发现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够,绿化用地不足,无法达到绿化效果、形成景观。以上现象至今在我们的城市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道路规划时缺乏总体规划设计意识。因此,绿化建设必须与其他道路附属建设同时进行,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城市道路的绿化和其他附属设施,应该齐头并进,相互协调,不可偏废。同时,在绿化规划设计时,也需要有一定前瞻性眼光,对于绿化档次和品位,应该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把握,避免日后重复建设。

  道路绿化是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现代都市对于道路的要求早已不仅仅只限于承担交通功能,道路还是城市景观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优美的城市环境、怡人的道路绿化,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舒适的生理要求,既代表着一个城市直观的风貌形象,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因此,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是生态意义和景观意义的双重设计,唯有充分遵循生态环境自身规律,充分考量人、车、路、环境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亲切、舒适、具有生命活力的绿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绿化设计将成为现代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什么是绿色设计?在公众乃至业界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我们有必要从现在起对绿色室内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随着环保、节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绿色”的渴求已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室内环境更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于是,绿色设计便被提到亟待解决的议题上来。不少设计师转向更深层次上探索室内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一社会一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种尝试性的设计创新。标志着室内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于是”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室内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绿色设计从本质上来讲是宏观的战略概念。绿色室内设计是指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环保、节能、安全、健康、方便、舒适的室内生活空间的设计,如室内布局、空间尺度、装饰材科、照明条件、色彩配置等都可以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并且能充分利用能源、极大减少污染等等。

  “绿色设计”,其核心就是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设计系统。室内设计仅作为微观的绿色设计之一,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绿色室内”,不是简单的使用环保的材料、用点所谓的“绿色建材”就能达到的,它涉及到设计的理念和思想、室内空间与气氛的营造、各种材料的选择及搭配、通风和温控、采光与照明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应从空间的概念进行实质的分析。任何一个空间都是三维的,而室内设计的基本着眼点永远是在期间生活、工作、活动的人。因此,室内设计的空间概念应该是四维的,而不是简单的二维的界面概念。空间和功能是室内设计的前提,室内空问是建筑空间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是对空间组合的再分配。空间的尺度和均衡关系是室内设计需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功能决定了空间,不同功能的空间有着相应的比例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室内设计的第一步。

  材料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材料可以造就不同的空间样式;不同的材料可以营造不同的装饰风格;材料甚至可以左右设计的流行时尚;作为绿色设计的战略目标,在现阶段也只有从材料寻求突破。

  材料的环保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材料自身的环保性,即材料的内部构成物质不存在危害环境的成分;第二是材料的再生性,即材料能否循环使用的性质。

  在室内环境种尽量采用自然光源,合理的考虑室内环境的通风和温控,尽量利用小环境中的自然物理环境,同时处理不同光环境下的室内空间,根据人的不同活动方式和生活习惯,有针对性进行采光和照明设计。尽量减少大面积隔断,这样一来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室内空间,且室内空间的通风更好,增加室内的清新空气。

  色彩的搭配要合理,不同的色彩搭配能产生不同的空间氛围,给人不一样的愉悦感,不要使人产生烦燥、疲劳等感觉,色彩运用的主次要分明,不要使人眼花缭乱。

  室内“绿色设计”有别于以往形形的各种设计思潮,更不同于以”人”的需求为目的而凌驾于环境之上的传统室内设计理念和模式。其设计原则可遵循以下三点:

  在商品经济中,通过室内装饰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人类居住消费中的重要内容。尽管室内”绿色设计”把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室内”绿色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奢侈铺张。这体现了一种新的生态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其在传统审美内容中增加了生态因素。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它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凿;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它欣赏人工创造出的室内绿色景观和与自然的融合,它所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惊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因此,生态美更是一种意境层次的美。例如:Eduardo Arroyo最新设计的一个项目——位于埃斯科里亚尔住宅就是其中其一。他对别墅周围的自然环境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尽量保持了原始森林及周边环境的原貌,设计的叛逆往往会成为创意的源泉。

  室内”绿色设计”强调在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室内”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

  室内设计的基本目的一方面要达到使用功能,合理提高室内环境的物质水准,美化室内环境;另一方面又有净化空气和调节室内小气候陶冶情趣的作用,使人从精神上得到满足,提高室内空间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质量。

  空间的分隔与联系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以绿化分隔空间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如在两厅室之间、厅室与走道之间以及在某些大的厅室内需要分隔成小空间的,如办公室、餐厅、旅店大堂、展厅,此外在某些空间或场地的交界线,如室内外之间、室内地坪高差交界处等,都可用绿化进行分隔。某些有空间分隔作用的围栏,如柱廊之间的围栏、临水建筑的防护栏、多层围廊的围栏等,也均可以结合绿化加以分隔。

  对于重要的部位,如正对出入口,起到屏风作用的绿化,还须作重点处理,分隔的方式大都采用地面分隔方式,如有条件,也可采用悬垂植物由上而下进行空问分隔。

  联系室内外的方法是很多的。如通过铺地由室外延伸到室内,或利用墙面、天棚或踏步的延伸,也都可以起到联系的作用。但是相比之下,都没有利用绿化更鲜明、更亲切、更自然、更惹人注目和喜爱。

  绿化在室内的连续布置,从一个空间延伸到另一个空间,特别在空间的转折、过渡、改变方向之处,更能发挥出整体效果。绿化布置的连续和延伸,如果有意识地强化其突出、醒目的效果,那么,通过视线的吸引,就起到了暗示和引导作用。方法一致。作用各异,在设计时应予以细心区别。

  在大门入口处、楼梯进出口处、交通中心或转折处、走道尽端等,既是交通的要害和关节点,也是空间中的起始点、转折点、中心点、终结点等的重要视觉中心位置,是必须引起人们注意的位置,因此,常放置特别醒目的、更富有装饰效果的、甚至名贵的植物或花卉,使起到强化空间、重点突出的作用。

  布置在交通中心或尽端靠墙位置的,也常成为厅室的趣味中心而加以特别装点。这里应说明的是,位于交通路线的一切陈设,包括绿化在内,必需以不妨碍交通和紧急疏散时不致成为绊脚石,并按空间大小形状选择相应的植物。如放在狭窄的过道边的植物,不宜选择低矮、枝叶向外扩展的植物,否则,既妨碍交通又会损伤植物,因此应选择与空间更为协调的修长植物。

  根据室内环境状况进行绿色植物布置,这种布置所充当的是桥梁作用,它将个别的、局部的装饰组织起来,以取得总,体的美化效果。经过植物布置,室内装饰将更为生动。居室中的色彩常常左右着人们对环境的感受,倘若室内没有枝叶花卉的自然色彩,即使地面、墙壁和家具的色泽再漂亮。仍然缺乏生机。所以,室内观叶植物对室内的绿化装饰作用不可低估。

  室内观叶植物枝叶有滞留尘埃、吸收生活废气、释放和补充对人体有益的氧气、减轻噪音等作用。同时,现代建筑装饰多采用各种对人们有害的涂料,而室内观叶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吸附这种有害物质的能力,可减轻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

  目前设计的价值概念尚未在社会完全确立,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设计市场尚未完全建立,表现于设计中的普遍的简单的抄袭现象和以施工代设计的所谓“免费设计”运行模式。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能源的浪费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最容易做到而又最难做到的一点。小到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大到设备选型、定制标准。贪大求全、讲排场、莫虚荣、喜炫耀成为滥用能源的病根。另外,由于业主与设计者单方或双方的艺术修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准造成的过度装修的问题,将追求美观悦目空间效果的装修愿望理解为表象豪华的社会观念,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空间扭转的创造,过度装修纯粹是材料的堆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有违于绿色设计观念的。还有一个就是缺少人性的关爱,设计的本质在于对人性的关爱,也是绿色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室内设计中的见物不见人和以偏概全的手法是对人性关爱的漠视。体现在对老龄人群、残疾人群、特殊职业人群生活环境的设计,也体现在设计者专业技能基本素养的缺失。

  将室外的元素引人到室内,使室内更加自然化;尽可能将阳光引入室内,发挥阳光杀菌抗霉的作用,同时也节约了能源;在室内设计用运用自然造型艺术,即有生命的造型艺术:室内绿化盆栽、盆景、捅花等,在卧室应尽可能少摆些绿色植物,因为有些植物夜问排出的气体含有有害成分。严重影响健康;避免居室用光不当而造成不良的视觉刺激,强烈的眩光同样会造成光污染。

  用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段在室内创造出山水、自然景观,如风景壁画、植物花卉、云天水色、墨宝匾额等,既有把大自然引进室内的效果,又产生浓郁的诗情画意,增加了室内艺术氛围。

  在室内设计中强调自然材质肌理的应用,让使用者感知自然材质,回归乡土和自然。设计师对表层选材和处理十分重视,强调素材的肌理,并暗示其功能性来形成一种突破,大胆地原封不动地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金属等材质,凿意显示装饰素材的肌理和本来面目。

  节能问题始终是个重要的课题: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开发新的自然能源和乡土材质等。室内设计师回顾历史,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惊奇的发现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构建方式来探索解决能源问题,如”黄土窑洞”的穴居形式、”构术为巢”的巢居形式等将再度成为室内以及建筑设计的研究和设计疗向。

  环保设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色彩的搭配和组合,恰当的颜色选用和搭配可以起到健康和装饰的双重功效。

  按照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会的程度来区室内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以界面装饰为空间形象特征的第一阶段,开放的室内形态与自然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贯穿于过去的渔猎采集和农耕时期;以空间设汁作为整体形象表现的第二阶段,自我运行的人工环境系统造就了封闭的室内,形态,体现于日前的工业化时期;以科技为先导真正实现室内绿色设计的第二三阶段,在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高度同意的空间形态下,实现诗意柄居的再度开放,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绿色室内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一致行动。首先应该在社会观念上形成共识,建立相应的道德价值观和”绿色”的美学观;其次应在业内围绕着”绿色”的室内理念进行全面的考虑,作为一种基本的设计方针贯穿到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另外我们不应该只注意到硬件的设计,忽视了弹性件的破坏、恶化和减少,甚至忘掉了软件(隐形)的部分,即忘记了室内设计的目的而造成建筑装饰中对生态平衡的问接性破坏,避免脱离经济基础的高消费,高标准和单一模式。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只是在工业化之后我们的室内环境才趋向于封闭。正是因为封闭才产生了诸多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成为人类生存利益的主体,打破封闭使室内再次走向开放,摆脱人工气候的控制,创造融会于自然环境的建筑内部空间,成为绿色室内设计的关键因索。

  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循环的系统,建立与地球生态系统相适应,能够良性循环的室内生态系统,这是室内环境绿色设计的基本点。

  现在生态建筑方面已有初步的成果,如德国的生态建筑一德国国会大厦太阳能穹顶与自然通风系统。建筑是室内环境的载体,只有伴随着生态建筑的发展,绿色室内设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要实现绿色室内设计,首先要在三个方面实现室内环境系统的技术改造:空间的形式、朝向、采光、通风等方面的优化:太阳能开发与智能系统利用;自然循环的可再生天然材料。再如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上海世博会,绿色、低碳成为了这次盛会的设计理念。其中最为吸引人眼球的日本馆同样采取了2008北京奥运会“水立方”的膜结构,在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从而降低室内照明的使用。同时透明的膜结构能收集屋顶的雨水,通过水循环的力式来减低室内由于参观者众多而产生的温。

  近多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向山区及沿海的发展,同样暴露了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较多的环境地质灾害,加剧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加快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在确保高速行车安全的同时,美化高速公路环境,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促进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的大小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加以确定,大至生物圈,小到一个细胞都称为生态系统,即使是生长在墓碑或岩石壁上的地衣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因此,由不同树种构建高速公路绿地系统也必然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当遵循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系统的动态受生态因子的影响,这些复杂的生态因子中,有少数是有支配作用的,称为主导生态因子。高速公路绿化生态系统有诸多生态因子可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但总的来说,其主导因子是土壤,主要是土壤贫瘠,固体废弃物较多,土壤压实度高、通透性差。对于基本无植被覆盖且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第一步是控制水土流失,翻松土壤、清理垃圾、提高土壤肥力。

  每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如果环境中缺乏其中的一种,植物就会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植物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受浓度最低的关键元素的限制。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存在一个范围,在该范围内所有与该因子有关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发生。早期先锋种就要根据耐性定律选定植物对营养(包括光、温、水、肥)的忍耐区间很大的种类。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总体上有随机、均匀和集群分布格局的方式。分布格局是由种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决定的。多数时候可采用均匀格局绿化,但有时采用集群格局造成林会更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种群密度太高或太低,都可能成为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合理的种群密度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种群的稳定性。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称为交错区。在交错区内,不同的生物群落都有向外扩张的趋势,使得交错区内有着生物多样性增大、生产力、生态效益改变等状况,这种效应称为边缘效应。在一个系统内要尽量使更多的生态种群并存,并创造更多的交错区,提高边缘长度。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总占有一定的资源和空间,其生态位的大小反映了种群的遗传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在生态恢复中应考虑各物种在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和地下根系的生态位分化。使物种在分布、形态、个体大小、生理、营养的选择、吸收、年龄、物候、高度、根系深浅等方面有适当的差异并分别占领相应的生态位,如乔灌草菌混交植物种的空间配置。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尽管理论生态学上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有许多争论,但生态系统的网状食物链结构的增加,无疑可以使生态系统更趋向稳定。此外,多样性的增加也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恢复生态学理论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恢复,否则会背道而驰,事与愿违。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物种与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条件的自相适应,才能确定最好的恢复方式。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后果以及生态最终演替方向进行准确地估计和把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透彻地研究被恢复对象,经过综合分析评价、论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恢复的实施中,重视科技的投入,不仅要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也要注意基础理论的研究。

  生态恢复往往又是一个高成本投入工程,生态恢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为美化环境,为行车服务。因此,在考虑当前经济的承受能力的同时,又要考虑生态恢复的经济效益和收益周期,这是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中十分现实而又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同时要充分了解当地植物群落的演替特点,只有符合当地的植物群落演替要求,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减少维持群落稳定的人为干预,才能减少养护费用。

  (1)在满足高速交通功能的需要,有效改善行车条件的同时,改善公路自身及其周边环境景观,结合华中地区特色,使其成为集功能性、观赏性、游览

  性于一身的综合体系。高速公路绿化是结合公路线型特征、公路特点和功能要求,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在保持和发展当地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多品种的选择、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从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从植物品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入手,点、线、面结合,使公路主体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

  (2)以植物造景为主,改善高速公路环境。绿化材料采用常绿树种、草坪及植物地被,以乔木为主体,选择适量落叶树种和开花树种,辅以千姿百态,

  色彩缤纷的灌木,适当点缀草花,增加景观变化,公路设景旨在调节乘驾人员情趣,应重视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树种的栽植与引种。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3)充分考虑绿化植物的生态防护功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根据本地区地形地貌及生态特点,遵循”因地制宜、景观协调、易于养护” 的原则,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力求提供一个高效和谐的交通环境。

  中央分隔带环境恶劣、气温高、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流动迅速。由于部分太阳辐射热量被路面所吸收,路面温度较气温高;同时行车的速度快,引起中央隔离带空气流动性大,导致水分蒸发加速,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考虑到中央分隔带绿化起着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生态的作用,绿化树种应选择耐贫瘠、耐高温、抗旱、枝叶茂密的常绿灌木。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防止对向车灯产生的眩光并诱导视线。总体布局以低矮人工造形树木为主,同时栽植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的植物满足中央隔离带的美化效果。

  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建设结构优美、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高速公路生态防护绿地系统,在对当地植被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植物选择贯彻“适地适种”

  的原则,大量应用当地野生的、生长健壮、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品种,尽量避免外来植物对原有生态的破坏。互通立交区面积较大,场地是原来的施工料

  厂,绿化设计时必须考虑全部清除垃圾,多数绿化种植区地势低洼,选择植物品种除抗性强外,还要有耐水性,可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手法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经济树种与观赏树种相结合,树种配置协调统一。同时注意在靠近引道处避免使用乔木和大灌木,保持视野开阔,确保交通安全。另外,因互通区面积较大,大的构图造型可结合苗圃建设进行设计,因主线上绿化苗木需不断补植,因此有选择地建设相应品种的苗圃,即美化了互通又有效地提供绿化主线的大量苗木,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养护费。服务区、管理所及收费站则采用园林手法,以绿篱草坪为主,点缀花灌木色块,及乔木和花架配合,植乔木,组成花园式庭院。

  边坡是高速公路破坏最严重的地方,由于边坡较陡,雨水的冲刷会造成边坡水土的大量流失。因此,边坡绿化其首要功能是生态防护,保护路基,稳定边坡,恢复边坡的自然生态。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考虑土质及环境特性,要选用抗干旱、耐热、根深、固土性能好的植物品种。

  沟及沟外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和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目前多是以乔木为主的绿化防护林带,林带的设计要与路外绿化状况和建筑及自然景色相协调。林带可为纯林即某区段用同一种乔木组成,也可以是混交林,即林带由两种或几种乔木组成,在种植方式上可以孤植、丛植或行植,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可单行种植或双行种植;在林带用地较宽松时,应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式栽植法,突出生态性和景观效果。边沟是高速公路的排水区,在这里栽植的树木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水性能。

  高速公路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建设一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二要应用生态学原理,恢复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尽量降低因高速公路建设而造成的环境质量的降低。在绿化中选用抗性强、绿期长、观赏价值高、耐修剪,并且不需要特殊管理的植物种类,除大量选用城市绿化苗木的种类外,还应采用抗性强的当地野生植物,既可降低养护成本及绿化工程的造价,又可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高速公路生态保护与绿化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认识也从过去单一追求使用功能发展到对生态保护、景观优化、地区文化传承以及公路行车安全、舒适等功能的需求,赋予了高速公路绿化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内涵。所谓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就是利用构成生态系统的各植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种群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和改善公路环境的绿化方法。其技术手段是根据生态学、环境学、造林学、园艺学、美学、路桥工程等学科的原理,通过科学设计、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利用群落的成层现象,在高速公路路域空间配置植物,采用先进的栽植技术建立起具有特定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的植物群落。

  目前,人们对高速公路的要求已不再是从一处到另一处的通道,而是能承担足够的交通量。并具有自身的优美流畅线形,富有行车诱导性以及与周边环境景观统一协调的设施。设计良好的高速公路能同时满足人、车、路、环境及景观的要求,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对景观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强调道路的空间线形组合良好,使人赏心悦目,并能完全满足车辆高速行驶的动态需要,同时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一种令人愉快和兴奋的环境;另一方面强调道路与沿线的绿化、设施和环境等构成一个整体,使得公路以外的人俯视公路时不认为它是一个孤立的带状结构物,而其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显然。这就凸显了景观,尤其是景观绿化对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公路景观绿化是在路域范围内种植和管护绿色植物,从而提高运营条件和环境质量,美化和丰富沿线景观。公路景观绿化是以种植绿色植物为中心。涉及防护、灌溉、整地等种植基础和配套工程的一项综合工程。其范围包括带(上、下边坡及平台)、线(土路肩和分隔带)、面(交叉区、弃土场、构造物周围)、块(管理服务区和苗圃)等,通过设计、施工、验收、管护等环节,共同构成景观生态绿化体系。

  绿化能吸尘防噪、净化空气,能固土护坡及防止水土流失。绿化能使本来生硬、单调的公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能使的挖方路堑岩石边坡披上绿装,使新建公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能使公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协调,使公路构造物(如:立交桥、服务停车区、收费、管养站区)巧妙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给高速公路的使用者——司机及乘客提供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

  高速公路绿化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以优美、舒适的享受,还能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1)合理设计,优选绿化模式。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目的是在满足高速交通功能需要的前提下,采用植物绿化手段有效地改善行车安全、生态环境和公路自身及其周边的景观。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公路使用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和景观绿化的需要,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群落成层特性,搞好生态绿化。一是要重视长期效果,不能过分强调绿化效果,简单照搬园林绿化的模式,一味强调覆盖率或者绿期等指标,忽视生态系统和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二是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角度进行植物绿化设计,在技术上尽量模拟自然界的规律进行配置和辅助工程设计,避免违背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规律进行强制绿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不同层次、不同环境空间绿化效果;三是强调整体布局的统一性,点、线、面结合,局部地区重点绿化,中间地段过度处理,路域绿化体现多样性;四是结合本地区地方特色,使高速公路成为集功能性、观赏性、游览性于一身的综合体系。

  (2)科学选择植物。选择树种和草种首先应考虑适应性和抗逆性,提倡优先选用本土植物,少用或不用外来植物;为了提高绿地建植速度和群落稳定性,可采用混播和草、灌、乔相结合的技术。根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差异,区别使用冷地型或暖地型植物。避免在大范围内种植单一植物或品种,以防病虫害沿线传播;还要注意植物相生相克、净化空气等特点,趋利避害。

  (3)采用先进、有效的建植技术。①清理现场,修整坡面,充分回填和整地,创造良好的作业面。做好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预防工作,要选用良种壮苗,播种前要采取温汤或药物浸种,严防植物病虫害沿线状分布和蔓延。②正确实施播种和移栽。在北方春季播种和移栽效果最好,其他季节应采取一定措施方能保证成活和顺利越冬。对乔、灌、花卉的移栽要做到正确起运,要带土起苗或根部沾泥浆,减小挤压、碰撞,随起、随运、随栽,采取必要的保湿、保鲜措施。③采用液压喷播技术。液压喷播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特别在公路护坡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是工路护坡工程招标的必选技术之一,具有播种均匀、出苗率高、基层稳固且营养充分、适应不同坡比工作面植草的特点,并在岩石护坡、灌木林建植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此技术中的基材选择、混合比例、喷播方法是关键性技术,要由有经验和技术设备的专业队伍来实施。②播种或移栽后要及时浇水。护坡播种后加复无纺布有利于保持表土水分和防止暴雨冲刷坡面。浇足头水,以后视天气情况定期进行喷淋作业。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时代的进步,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庞大,也不断复杂,逐渐融入了历史、自然、文化、建筑等因素,在人类建筑发展史上成功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园林景观绿化设计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景观设计则需要不断地积累,进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1.1 重视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绿化功能。服务于园林景观绿化的主要对象,才能进一步明确对景观绿化设计的主题与功能。无论是风景名胜、居住区、休闲广场、公园等,或是有主题的大型专题园林设计,首先必须要重视其绿化功能。

  1.2 加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艺术性。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点与线的完美结合,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情况,才能成功地将景观绿化设计作品塑造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艺术欣赏。

  1.3 园林景观绿化设计要有历史文化内涵。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最大限度的有机结合,要尽量保证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尽量保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文历史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并充分考虑到人们对绿化景观的审美要求与心理要求,才会被广大群众接受,所谓景点要恰到好处,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4 合理配置园林景观绿化设计资源。在资源配置的初期,首先要对绿化覆盖率进行计算,充分掌握设计对象人均绿地率数据、立体绿量;另外,要重视多层次植物的配置,加强水土保持力度,对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地吸收以及符合生态效益的具体要求。基于设计计算的结果,明确选择什么类型的草坪,或者是乔、灌木与草坪相结合,尤其需要注意草坪与林木相得益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5 园林景观绿化材料的合理选择。从具体的设计资料分析,园林景观绿化材料在选择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尤其是不同的植物综合在一起时,需要考虑各种植物的生长速度与影响能力,另外,还要考虑到其阴阳性、病虫害的交叉性以及观花、果、叶树的视觉效果等因素。

  2.1 园林景观绿化设计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感染力。绿化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将“景”与“意”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情景成功交融,实现以景动情的良好效果。当代园林景观绿化场景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良好的精神愉悦场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好的环境氛围能够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这也是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必须达到的目标。

  2.2 园林景观绿化要保持一定的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绿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绿化设计具体的表现形式中,设计者要尽量让设计成果达到典雅、清新以及时尚的效果,尤其在某些尺度方面要恰到好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首先要满足基本工程要求,还要保持绿化景观设计简单、大方、朴素,色彩方面要简单明快,在构思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要符合人们的生活环境理念,才能激发人们的观赏兴趣。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当地文化结合自然环境,设计出不同的特色,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时代的风格。

  2.3 园林景观绿化要以绿化为主导颜色,突出造景的优美。绿化环境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有心旷神怡、心情舒适的感觉,设计者在创造绿化景观时,要科学合理配置绿化材料,推崇以绿化为主导颜色,以此为基础,体现不同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恰当的融入一些春华秋实的内涵。

  2.4 园林景观绿化造景的要点。设计环节中重要的是植物造景,要充分利用灌木、乔木以及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将不同的植物有机结合起来。基于它们生长习性的差异性,以相互协调作为原则,塑造色彩美与线条美,使其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其艺术性。

  2.5 园林景观绿化服务系统。景观绿化服务系统同样重要,能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基本要求。景观绿化服务首先是考虑人们的需求,例如:具有商业性质的绿化设计,通常设置成外向型,在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地方方便人们观赏;修建厕所要选择适当的位置,既方便使用,又不能影响人们的观赏雅兴;垃圾桶要投物方便,便于定时清理,最大限度保持整洁卫生。

  总之,园林景观绿化设计要有时代的特征,要符合人们对绿化景观的各种要求,设计更多具有人性化的绿化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内房地产的迅猛升温,各类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区域和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对其内部的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项目建设周期紧,各项设计与施工安排都是倒排时间表导致设计环节推敲不够,绿化设计脱离现实从而造成了小区绿化设计效果的粗糙和偏离? 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探并提出合理的绿化设计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人们对购房的心态越来越成熟,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绿色住宅。美丽的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同时当今房地产开发策划理念也从“卖地段”走向了“卖环境”市场营销阶段。因此居住区绿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笼统的说就是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绿色的居住环境,充分利用场地、精心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游憩需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突出外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安排,空间景观序列丰富生动、错落有致,营造出“步移景异”“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等特色景致。通过对总体布局和景观软硬质空间的技术处理,使整个住宅小区具备更强的亲和力,从而为居民提供优美健康清新的生活环境。

  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经济、美观、实用,便于维护;建立不同层次的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创造一个生态空间;创造社区文化理念,体现本小区特色的景观文化。同时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 同时,住宅小区绿化设计还应当注重空间的合理组织,巧于因借,尺度适宜。适当建一些风格各异的园林小品,既丰富住宅小区的的绿化景观层次和景观视域,还可以使小区的主题建筑景观与区域内的人文景观、园林景观融为一体,以满足不同层次居住者的审美和需求。

  按照住宅区绿化设计的总体构思,住宅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与建筑朝向及采光相结合、与居民生活相结合、与场地功能相结合。

  在做住宅区绿化规划时,居住区内的生活杂务用地必须妥善安排。垃圾箱或垃圾堆积处要有方便的出入口,便于垃圾的清理和运输,此外还要适当隐蔽,以利观瞻;健身活动场所应布置在距住宅较远的地方,以保证住宅的安静。总之,在做住宅区绿化设计时,不但要实现绿化,美化的作用;还要合理布局,从而避免绿地因设计上的缺陷而遭人为破坏的结果。否则即使种了,也是由于不方便群众活动而受到破坏。

  住宅区在绿化时,不能全部种满树木,应该预留出足够的地方设置必要的器械、设施供成人儿童休息娱乐。凡是设有座椅等供人休息的地方,都应种植遮荫的大乔木。对于早期建成的小区,可能在绿化用地的布局上不合理或预留绿化用地在小区改造过程中水平拓展的可能性不大,这就该考虑采用爬藤植物对住宅楼、围墙等进行垂直绿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幢建筑的前庭都规划一个开放式的小花园,每个花园的构图,布局应各有特色,使居民特别是儿童很容易识别自己的住所。 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应考虑利用自然生长的野草,虽然野草不太美观,但它也可起到减少尘土、净化空气的作用;若能加强对野草的管理,及时修剪,那么视觉效果也不会太差。

  住宅建筑的立面绿化有利用生态环境,植物的生长过程明显的改善着小气候。墙面绿化可供选择的攀缘植物是较广泛的如:爬山虎、常春藤、地锦、卫矛、喇叭花、蔷薇、藤本月季、金银花等都是很好的爬墙与攀缘植物。

  屋顶绿化不但可以增加植物种植面积,而且还可以使屋顶雨水的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雨水蓄存在屋顶上,屋顶密封层中的温度只会缓慢地上升到25度左右,而在严寒的冬季,温度也不会降至零下。由于温差较小,整个屋顶的热荷载明显的小于绿化的砂石平屋顶的热荷载。

  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大西南出口通道的前沿城市。都匀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易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2001年10月,都匀荣获“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对都匀的城市风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城市绿化改造的力度,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风景线 都匀市道路绿化现状

  本文认同我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划》CJJ75中对城市道路绿地的定义,及道路和广场用地范围内可用于绿化的用地。并将都匀市道路绿化用地分为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人行道绿化带及街边广场绿地。

  都匀市在进行道路绿地规划中,分车绿带主要设计在贯穿都匀南北的主干道上,北连接夏蓉高速与贵新高速北出口,南接南出口。分为城市中心区即剑江中路分车绿带及干道出入口斗篷山路和剑江南路分车绿带两种设计模式。

  1.2.1 剑江中路分车绿带设计模式。都匀市剑江中路为车流量最大的路段,设计车道为4车道,中央分车绿带的作用主要是进行上下行车道的分隔以及吸附灰尘和汽车尾气,宽度为1~1.5m,主要利用盆栽植物作为绿化带,常用的植物有苏铁、毛杜鹃、万年青、茶花等,部分路段采用铁栏杆进行车道分隔,栏杆上每隔几米设计有放置花盆的结构,上面根据季节摆放一些草本或木本花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市容的作用。

  1.2.2 剑江南路及斗篷山路的分车绿带设计模式。剑江南路及斗篷山路是进入都匀市区的主要通道,是外来人员了解都匀市绿化水平的主要窗口。分车绿带宽度在2.5m左右,以乔木杨梅,红枫等作为中央骨干树、灌木金色黄杨、红花檵木在下层进行图案设计构成绿化的主体,在节日期间还增加一串红、报春花、金盏菊等的草花种植的图案来丰富街道景观。

  1.3.1 中心岛绿地设计现状 都匀市中心岛绿地设计主要借鉴其他城市中心岛绿地的设计形式,圆形,中心是现代雕塑与喷泉,中间层为苏铁、小叶女贞等灌木球,外层是由灌木组成的图案。重形式而无内涵,未能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1.3.2 导向岛绿地设计现状 都匀市导向岛绿地设计较为成功地改善了原本植物结构单一的都匀市城市环境,此类绿地主要设计在西苑及大十字的Y形交叉道口上,乔灌草比例设计较为合理,乔木选用以不遮挡行车视线为依据,主要以蒲葵和杨梅为主,下层种植耐荫植物八角金盘和本地毛杜鹃,外缘以四季草花作为色彩点缀为其增色不少。

  都匀市人行道绿化设计的现状是设计形式单一,无论人行道的宽窄,都是设计单排行道树,仅能算是达到基本绿化及遮荫的功能,绿化量就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而言远远不够。在行道树种的选择上倒是遵循了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根据不同路段的环境要求,分别选择银杏、桂花、广玉兰、香樟、女贞等树种。但也存在行道树在某些路段生长不良的现象。

  都匀市街边广场的绿化以都匀市人民广场的绿化为参考模式,设计形式以规则式为主。垂直结构上以乔木和灌木两层为主。节假日在广场入口处设计组摆花坛群,增加节日气氛。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作为城市出入口的斗篷山路段、剑江南路及部分滨河路段的绿化率大约达到道路用地面积的30%,城市中心区域如剑江中路达到约10%之外,其它路段的绿化率更低。

  如大西门路段矛盾尤其明显,主要体现为行道树枯死或生长不良,这些路段在雨天过后粉尘污染较其他路段严重。

  笔者发现,通过盆栽植物隔离上下车行道的这种设计模式,在夜间容易由于一侧车辆撞翻绿化植物导致另外一侧的行车受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还存在不重视挡土墙和道路边坡的绿化、绿化设计未能体现地方民族文化及城市特色的问题。

  3.1.1 在裸土上增植地被。都匀市行道树设计采用方形种植池的设计,种植池内土壤较为板结,雨天泥土溅落到铺装路面上,行人的走动将泥土带到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道路的洁净度。笔者建议在种植池的裸土上栽植苔藓植物或三叶草等地被,不仅可以增加绿化量,也可起到保持水土及促进行道树生长的作用。

  3.1.2 利用攀援植物增加绿量。在大十字栏杆进行车道分割的路段,建议在预留的放置盆栽植物的种植池内选用耐瘠薄和浅根性的攀援植物,如牵牛花、金银花等,让其起到吸附灰尘及美化街景的作用。

  3.1.3 重视挡土墙和道路边坡的绿化。不太陡峭的道路边坡种植灌木球或地锦等植物遮盖裸土,提高绿化量,挡土墙上种植常春藤等垂直绿化植物增大绿量。

  在大西门等行道树生长不良的路段,每隔5m左右开辟条形种植池,用红花檵木、金色黄杨等灌木或草花组成图案底层,上层栽植红枫、龙爪槐等小乔木的方法解决行道树根系伸展受限的问题。利用条形小花坛代替行道树绿化的方式来丰富城市景观。

  可将能体现布依族、苗族文化的乐器管笔和头饰牛角银饰的设计理念用于中心岛绿地的设计小品之中,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也可由城市规划局或园林管理部门确定一种当地物种资源丰富的树种作为市树或市花以体现城市特色。

  群众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应该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政府因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让民众了解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的重要意义。如果沿街商铺能在店门口都摆放盆栽,沿街住户都在自家阳台上进行美化,这样全民重视绿化的城市一定可以成为像意大利首都罗马那样的花园城市。

  反观中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发展过程,城市道路绿地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景观、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笔者对都匀市城区街道绿化绿地设计只是一个探索,要使城市城区的道路绿化景观功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和理论中作进一步的总结和探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 吴华英,伍夏君.义乌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J].农业科技开发,2004(1)

  地球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生态低碳城市是下步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绿化是生态化城市发展的载体。一谈到城市本身就是高楼大厦,混凝土建筑、道路、桥梁,要改变热岛效应,改变这种丛林耸立的现状就要从生态化城市中的边坡护坡绿化做起。边坡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工程中很多,采取生态防护措施,不但可以绿化环境,亮丽人们的视觉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也是一个好的措施。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类型多、强度大。在水利、公路、铁路、矿山等土木工程建筑中,经常会有大量的开挖,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了大量的土坡和岩石边坡,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建设生态、环保、节能、消音、有生命、会呼吸的绿色边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工程。像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在这方面做得都比较早,也有很多经验让我们借鉴参考。

  (2)按坡面裂隙情况,可将边坡分为:完整边坡,较完整边坡,破裂边坡,破碎边坡。

  (3)按坡面岩石的持水性,可将边坡分为:水稳性边坡、水软性边坡、水溶性边坡。

  (5)按边坡坡度可划分为:小于30°为缓坡,30°-45°为斜坡,大于45°为陡坡。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做好护坡设计要有地勘报告或跟地质勘探设计单位联合体一起设计,有地质灾害的必须先做好岩体支护及地质灾害防护后再做景观设计,否则后患无穷。

  栽植植物总结:落叶乔木刺槐、白蜡、火炬树、蒙古栎、五角枫、京桃、山杏、山楂、紫叶李、暴马丁香樱花、海棠等;常绿乔木黑松、青仟云杉、蜀桧、冷杉等;复叶槭、连翘、红瑞木、紫丁香、榆叶梅、珍珠梅、紫叶矮樱等花灌木;黄杨球、水蜡球、桧柏球、紫叶小檗球等灌木球;黄杨篱、沙地柏等常绿地被;金叶莸篱、水蜡篱、金叶女贞篱等地被;鸢尾、玉簪、山麦冬、景天等花卉植物;攀岩植物地锦、蔷薇、凌霄、葡萄、紫藤、常春藤等。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展示在道路使用者视野中的道路板块、道路构筑物、绿化植被和照明景观及道路周边建筑物等为一体综合景观,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还体现城市交通、环保、经济发展、城市历史文脉、旅游资源 ,是城市重要的立体景观,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护坡景观在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非常的重视和重要,它体现了城市的底蕴。作为大连等山地丘陵城市,道路两侧有高差变化很正常,因此会形成很多的护坡绿化景观。例如大连道路边侧的恐龙壁、大连老虎滩及金石滩入口路道路景观就是体现大连旅游文化,为前些年的旅游增色不少。

  道路两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来往人们可以增强城市宣传力度,增加旅游潜力。设计简洁明快,车速很快因此设计要总体考虑,植物栽植和绿化要组团式不要过于细腻,大色块种植,可在绿化之后局部点缀小品、文字景观,增加观赏效果。下图高速路两侧的裸岩绿化及护坡绿化效果,自然岩石自然,结合攀爬及乔木地被造景。

  设计要自然为主,多以绿化护坡,用放坡地形做高差,防止滑坡可以做深根系植物固土,局部穿插挡土墙,植物乔灌木搭配分层次栽植,充分利用高差竖向做到移步异景,点缀景石营造园林效果。

  矿山的开采对山体和植被产生了本质的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地下水、空气等也存在着很大因素的影响。逐步恢复矿山表层植被,改善矿山环境,固定水土,预防地址灾害的发生。边坡一般陡峭,无植生条件,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公路、铁路沿线的矿山露岩面边坡还会因为边坡表面颜色灰暗、单调而造成视觉污染,甚至岩石塌方造成道路不能正常运行本着“安全、环保、自然、生态”的概念,恢复山林原本生长状态。

  首先做好安全防护,绿化景观营造要细腻,攀缘植物、地被、花灌木及乔木根据坡度合理运用,在点睛之处可结合些人文浮雕及书法造景,下图是挡土墙的绿化改造设计。

  作为人流密集地区首先安全第一,审美为主绿化景观、小品雕塑等等;设计一些视觉传达性的文化内涵的景观再结合绿化植被衬托,形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护坡绿化与城市整体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持续性。

  河堤绿化是在水利设计院基础上,设计在最高安全水位线以上,不影响水利防洪安全的基础上设计绿化,注意不要在堤坝上种植深根高大乔木,对坝基造成破坏,设计要符合水利规范。多做些沉水、挺水等水生植物,乔灌木也要注意选择耐水涝植被,设计项目卧龙水库景观,坝上设计安全景观小品设施,坝前区设计组团式栽植及步道景观。

  护坡绿化的功能: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

  (2)视野辅助功能: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3)文化隐喻功能: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植物,塑造个性城市植物配置形象。

  护坡绿化真正的融入到大自然景观中,使其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现代化的城市绿化讲求流畅、明快风格。护坡绿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统一的内容,原则景观应与总体构造协调、与当地人文历史协调、与时代协调、与人们的感知协调。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