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安徽腾飞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半岛·综合体育(
- bandao体育湖南永州:花卉苗木旺销
- 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集锦9篇半岛平台
- 第五届半岛官网中国绿化博览会辽宁展园工程
- 半岛平台北京: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开门红”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yunnanfanghuwang.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半岛官网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集锦9篇半岛平台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3-25 20:08:56
- 点击:
半岛bandao体育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是指为城市创造优美街道景观的设计,其中包括植被的选择、道路交叉口节点及分车带端头的处理和边坡支护生态设计等。城市的道路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构成因素,城市道路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现就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进行探讨。
在一些城市当中,人们为了过分地强调绿化,在人行道上栽种不紧凑的灌木,不但影响了骑自行车,还影响步行。由此可见,如果人们只强调绿化,却不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来实施绿化,就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交通功能,无法起到绿化应有的效果。
在城市道路绿化时,有些把大型的灌木种植在地下管网上面,久而久之使灌木无法吸收到地面的养分,造成灌木死亡;有些在架空的线路下面种植大型的乔木,如不及时疏枝,会造成线路中断,严重的话还会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危害。
在设计城市道路绿化带时,如果分车带的两侧栏杆过高,就会给人感觉道路比较拥堵,但是如果只是照搬以前的分车带设计的话,又会给人感觉没有创新,过于单调,无法凸显城市的精神面貌。
一些城市在选用道路绿化植物时,只想到眼前的效果,盲目选用没有经过驯化的外来植物,造成植物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生长不良甚至最终死亡,不但给城市道路建设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极大程度地影响城市的绿化效果。
一板二带式是城市道路绿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绿化形势,也就是在人行道的两边使用一条分隔线,并在分隔线上种植绿化树木,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管理也较为方便。遇到车行道过宽时,那使得树木的遮阳效果不够明显,影响机动车辆的行驶。
二板三带式主要是运用在分隔单项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所进行的绿化,这种道路绿化形式可以适用于宽阔的道路,如高速公路绿化,绿化的范围和数量较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相对提高。
三板四带式主要是指使用 2 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个部分,中间的1个部分是机动车道,而旁边的两侧则是非机动车道,这样行车道上就需要设计4 条绿化带,以达到夏季遮阳的作。由于此种方法使用的绿化面积较大,对于一些较为混合的车辆,可以起到控制互相干扰的作用。
四板五带式主要是使用3条分隔带将道路分成 4个部分,实现5条绿化带,使车辆能够实现上行和下行,达到互不干扰的目的。当道路面积不适合设计五带时,可采取栏杆来进行设计,不但可以节约用地,还可以起到分隔的作用。
3.1.1 乔木的选择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乔木主要起夏季遮荫、美化街道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乔木时,应选用一些观赏价值高和株形整齐的乔木,最好选用那些叶片会在秋季变色,冬季可以观赏枝干和树形的乔木。此外,在选用乔木时,要注意观察乔木的花、果和枝是否有不良的气味,尽量不要选用有不良气味树种,并且乔木的树叶会在短时间脱落,这样比较便于清扫。
3.1.2 灌木的选择 灌木主要是运用在分车带或是人行道的绿化当中,可以起到降低机动车噪音和遮挡阳光直射的作用。因此,在选用灌木时,首先要观察枝叶是否丰满,株形是否完美,避免由于枝叶过长而阻碍交通;其次要选择易于修剪的灌木,这样便于人工修剪保持树形的美观和树体的高度。
3.1.3 地被植物的选择 在选择城市道路地被植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同样,选择适宜的草坪也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地被植物的生长。
边坡支护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边坡支护的生态设计要根据城市道路地质条件和周边的环境,为保证周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下进行的绿化设计。在过去传统的土工合成材料的基础上,生态型的边坡支护设计主要是将岩土工程学、生物学和肥料学等有效地运用到一起,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创造安全和环保的技术支持。
在城市道路绿化当中,要特别注意道路交叉口节点和分车带端头的处理。在节点和端头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对整个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保证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例如在分车带端头的地方设计植被较矮的花卉,就可以保证行车的视线,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达到美化景观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行车道的两侧设计绿化带,还应该考虑当遇到人行过街通道的问题,不应设计高大的或者过密的灌木,这样会遮挡行人的视线,使其无法查看过往车辆的行驶情况,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林荫道主要是指和道路平行,并且具备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当城市绿化不足的情况下,林荫道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绿化作用,不但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还可以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变大,极大程度地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使城市的街景变得更加丰富动人。如果林荫道设置在街道的中间,那么中间就会有一个具备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这种设计的林荫道主要是方便周边的居民和行人作短暂的休息,此类林荫道的设置较为常见。此外,还有一种是林荫道设置在道路的一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行人和机动车通行的问题,这种设置方法主要是运用在人流和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
在城市绿化设计中,不能够仅为景观而设计,一定要考虑机动车驾驶员的视线问题,要多以绿色为主,一些色彩鲜艳的景观要少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可以用作点缀,以使整个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不过于单调,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在城市中设计大面积的道路绿化时,要拟定设计图,确定方案后才开始实施,要满足机动车驾驶人员的观赏感受,减少在驾驶过程中出现的疲劳感和厌倦感。除此之外,还要从长远来看,要既不影响植物的迁移和更换,也不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以使老树在自然成熟期内对其进行采伐和更新,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城市道路绿化的观赏性。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化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如果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较差,会严重影响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在选用道路绿化植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来进行设计,以便为人们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1]李一卓,王阔然.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2]邹德斌,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地设计的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04(05)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各地的城市道路绿地建设片面的追求速度,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时间紧迫,致使许多景观设计的过程非常仓促,没有充裕的时间对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及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做一个详细的调查,致使道路绿地的设计在质量上难以保证。一个空间的利用率和受喜爱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部的设计。目前有些设计往往在整体布局上比较合理,或者仅仅在平面图上看起来构图很美,而对于休息或服务设施则缺少体贴入微的考虑,这也是目前有些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时间仓促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是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体现对人性的尊重。成功的设计离不开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依附于人性化的设计,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是形成整体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设计家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高雅的居住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人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满足,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达到人物和谐。
城市道路绿地面积没有公园那样博大,也没有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那样精小,但其较为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活动内容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一定区域内美观的需求。
城市的生态平衡主要靠绿化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氧气的生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城市道路的绿化,无论是在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降低辐射、杀菌、滞尘、防尘、防噪音、调节小气候、降温、防风引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的绿肺,在改善道路环境污染状况、有效地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中最具自然特性的场所,它与建筑、路标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城市景观得以软化,同时道路绿地也是城市的景观所在。因此,其在美化城市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道路旁绿地往往是由多个要素综合体组成的,其景观空间要素包括地形、植物、地面铺装、构筑物等,这些构成要素之间有色彩与色彩、造型与造型、质感与质感以及色彩、造型、质感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组合关系。为了妥善处理这些关系,使景观为大众普遍接受,我们就要遵循一定的形式规律对它们进行构思、设计并进而实施、建造。人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实践中总结形成了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以及有关比例、尺度、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美学原则。
人性化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科学人本主义的代表者-马斯洛认为:“科学必须把注意力投射到对理想的、真正的人,对完美的或永恒的人的关心上来。”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下列六个层级:
第一;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如:饥、渴、寒、暖等。
第二;安全的需要(security needs),如: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等。
第三;相同关系和爱的需要(affiliation),如:情感、归属某小团体、家庭、新属、好朋友等。
第四;尊重的需要(esteen needs)如:威信、自尊、受到人们的尊重等。
在不同的需求同时存在时,高层级的需求往往压倒低层级的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其它各种需求的基础,一旦人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得以满足之后,这种本性就会驱使人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以追求如何生存得更好。因此,所谓人性化的空间,就是能满足人舒适、亲切、轻松、愉悦、安全、自由和充满活力等体验的空间。
城市绿化首先要以生态学的观点来考虑;在视觉感受上,园林绿化又可带来休憩和安静气氛;在色彩感受上,树木的绿色和天空的蓝色都是镇静色,可使人身心平静、得到休息。园林绿化能改造自然而貌、陶冶人的精神与情操,人们在草坪上或躺、或坐、或在树荫下交谈、读书,尽情享受美丽景致;绿化还具有保护环境、表达文化、塑造景观、软化空间、划分空间的作用。交通性道路的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道路景观中重要的构成元素,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因素,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改变道路的景观效果,如:道路两侧建筑景观较好,在绿化形式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低矮的绿篱、草坪或花坛。如果需种植树木,应选择树冠较小的品种,株距适当加大,以便不遮挡从车窗向两侧观看建筑景观的视线。如果道路本身较宽阔,为了改变其空间的尺度效果,使道路尺度缩小,可在车行道两侧或中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可选用树冠较大的树种,采用密植方法以达到改变空间尺度的目的;生活类道路人流较多,是工作人员室外活动、放松心情的重要场所,应尽量少用草坪,因为在人流频繁的践踏下,草坪极易受到损坏,而且草坪产生的空间较大,亲切感较差。
在植物品种搭配上,应充分考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景观效果,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区,要精心选择耐寒品种,最大限度的延长植物的绿期。不同季节选择适应此季节的花卉,形成季季有新花,一年四季花不断的景象。另外,要考虑绿化中的灯光效果,使绿化在夜晚不会显得漆黑一片,毫无生机。
功能性设施指在城市道路绿地中以功能性为主的设施,这些设施在道路绿地中兼各功能性与景观性,本文中的分类是侧重于其在绿地中的主要体现。道路绿地功能性设施主要有道路游园广场、活动设施、停车场、步行道等。
1)道路游园、广场及娱乐设施:道路游园、广场与优美的道路绿色环境相结合,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与工作之余能有高效的活动时间。除了实际的休闲功能外,还能很好的反映城市形象,是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体现。
2)步行道路:步行道路作为城市中的一种功能性景观元素,既具有实际的功能,同时又是一种城市符号。直线型道路象征着迅捷、高效、简洁大方;曲线的流线型道路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现代城市的步行道具有工作、休闲和娱乐的综合性场所的特点,步行通道的设计以满足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功能需要为目的。
3)停车场:停车场仍是道路绿地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停车场有其本身的特点,首先,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泊车的需要,以安全、方便和舒适为原则;其次,一般设在门前道路边,是令人不快的元素,所以需要隐蔽、遮掩。因此,停车场应有明确的出入口标识,明确的车流指向;设置要以方便为目的;一般采用生态化设计,与道路绿地中的植物景观相互结合。
[1]张俊霞.张家喜.城市道路绿地的人性化设计――以邯郸市东环路两侧绿化为例[M].南京林业大学,2013(09).
街道绿地是街道环境中的重要景观元素。而道路设计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建设、变化的[1]。人是城市道路运营的主体,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所以,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2]。
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主要是考虑车行其中的安全感及动态美感,人行其中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人们在休闲、运动时由绿化带来的愉悦、安全、舒适与美的享受等,从而达到通过绿化设计,使城市道路变成一个充满人情味、生活气息和美感的环境空间[3]。
在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应以在行驶的汽车中的观赏作为主要依据。通过植物群落、色块、色彩等有变化的重复,大小乔、灌木组团的交替来体现景观的连续性、节奏感和韵律美的整体效果。两侧绿化带种植宜为组团式,突出群体效果。特别是成片种植季相变化明显的树种,景观随时间季节而变化,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引起心理共鸣,体现了园林艺术空间之美和时间之美[4]。
邯郸市东环路(陵园路―高速北连接线)道路两侧绿化,道路全长约6 200m,绿地总面积约为300 000m2。道路两侧绿带宽度为25m。
(1)以植物造景手法为主,注意美学原则的体现,强调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侧重植物造型与色彩变化,在植物造型、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及平面构图方面体现植物景观特色,突出简洁、开朗、自然的环境风格,强调时代感。
(2)在植物选择时注意选取观赏效果好、管理简单、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同时也适当选用较大苗木,适当密植,以表现植物组团效果,满足近期成景的观赏要求,形成东环路绿地和谐、统一的独特风貌。
(3)结合邯郸市东环路现状条件,运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景观行为学、视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遵从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符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及适合城市形象和发展、保持和节约自然资源为设计原则,把东环路绿地建设成融生态、景观、休闲、防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廊道。
主要以群植和片植为主,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以白蜡、栾树为基调树种,不同景段选用不同的常绿乔木作为骨干树种,并配以适当比例的落叶乔木、开花色叶小乔木、灌木及地被,形成不同的植物生态景观。各种类植物根据不同的景观主题分布于道路两侧绿化带中,以纯林如樱花、红叶李、紫玉兰、紫薇等,和混交林、阔叶针叶混交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等方式组合搭配。
精心选配植物和有节律的序列栽植,在统一中求变化。道路绿化设计时,树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树形、色彩等),引起统一感,但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这样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体现自然生态风格。在东环路植物造景设计中考虑道路长度,注重体现总体风格的美学特性,以不同单元的复现来突出鲜明的节奏感及和谐的韵律感,使之符合道路绿化景观的视觉要求。
整个绿化带为一个狭长的绿色走廊,运用有规律布置的模纹色带与基调片林,将25m 宽的绿带自然分割成前景层、中景层与背景层3 个层次。模纹色带构成平面中的一大要素“线”。在色带前方即绿带的前景层等距点植或自然丛植金叶女贞球、海桐球及黄杨球等,强调了整个道路绿化景观的序列感,同时又形成了平面构成中“点”这一要素。在基调片林与模纹色带之间是中景层,中景层以开花及色叶小乔木为主体,自然种植红叶碧桃、日本晚樱、白玉兰、西府海棠、紫薇、蜡梅、木槿等,其下种植白花三叶草地被,由小乔木密集种植而形成的大色块效果,体现了“面”这一构成要素。后方的基调片林和以常绿乔木为主的骨干树种即是背景层,基调树种(白蜡、栾树)等距阵列种植,而骨干树种则配以其他树种进行自然式种植,这就又增添了一个层次。
植物配置切忌过分追求技巧、趣味而纠缠于细节。空间上采用多层次种植、平面简洁有序、线条流畅、色调明快并富于节奏感,强调整体性和导向性,注重道路景观的整体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序列。在总体风格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各路段又自成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道路两侧绿化种植疏密结合,其形式或造型上有着共同的特点,以强化节奏和韵律。运用重复的方法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在不同地段配植大小、高矮、形状、色彩等不同的植物,达到一种五彩缤纷、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有时也可以利用植物间形态、色彩等不同,产生对比效果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比如在以大量绿色植物为背景时,栽植几株红枫、红叶李等,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观效果,通过对比丰富道路绿化景观,引起行人的注意。通过树木高低和疏密度的变化,产生变化丰富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给人以一种动态的韵律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在满足绿化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各种艺术设计手法融合周边自然环境,把城市道路变成一条景观优美的视线走廊,达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完美景观效果。
把自然绿色主线与人文文化主线紧密结合,将人文融入自然之中。笔者在重要结点处设置了标志性硬质景观。如在东环路与联纺路的交叉口处布置一组装饰性极强的彩钢螺旋形柱阵,彩柱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标志着城市发展的趋势与旋律,成为该路段的个性标志,体现道路景观的特色,又增加了城市道路的可识别性。在东环路两侧绿带设计中,结合所经过地区人文特点,做了一些相关主题的人文绿化景观,如结合绿带设计人文长廊、小型文化广场或设置一些能反应当地人文、历史特征的艺术小品等,来增加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艺术性和景观性。城市道路空间是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市民在此空间内的活动,形成了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道德水准等等。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1]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王 浩,谷 康,赵 岩.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王洪成.城市园林街景的空间性格[J].中国园林,2000(2):58~59.
为了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其设计理念也愈加多种多样。生态园林式设计理念作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理念之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着眼点,十分适用于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持下,生态园林城市被提出并投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仅要求城市环境优美、洁净、园林绿化好,更要求在园林城市基础上利用生态学原理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城市生态功能,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跟得上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规划建设中应以追求生态园林城市目标为实现主体,积极营造和发展生态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模式,全面实施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不仅有利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美化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更是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非常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
道路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开放空间之一,直接反应和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和个性。除此之外,其也是城市进行文明生产的“脉搏”,更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使城市拥有美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依托于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建设起来的绿色廊道,对保证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方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建设安全、高效、自然、生态、园林城市绿色景观道路为目标,在满足城市交通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基础上采用生态设计方式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园林造景艺术特色并将其有效应用于绿色廊道建设,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并客观反映区域城市的面貌特色。由于植物种群结构上具有镶嵌、周期性等特征,绿化植物最好以群种集中方式种植,同时增加人工群落的种植密度,积极营造一种符合自然演进的城市生态链连续的结构,建设一条与自然生产环境相符合的城市绿色廊道。比如,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可以结合交通道路周围环境设计绿化方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将城市建筑和绿化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而使城市面貌更加美观。
2.2.1 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做到的,因而,城市道路绿化方案设计既要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要,又要有利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又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为此,设计城市道路绿化方案应立足于现在、坚持用未来眼光认真规划和设计道路周边环境,必要时还可借助于其它领域的规划内容。比如,准确了解和掌握当前及未来几年内道路周边的土地规划情况,以免道路绿化施工完成后又因土地规划建设重新设计道路绿化方案。
2.2.2 坚持交通性质,确保道路通行顺畅。城市廊道设计应在满足于道路交通基础上进行设计,倘若影响了道路通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道路绿化设计意义也将荡然无存。因此,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坚持几点要求:第一,道路景观设计不用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比如,绿化植物不能遮挡司机视线、交通标志等,避免影响通行安全;第二,道路景观设计对交通环境应起到一定程度的维护作用,比如,道路景观中应尽量栽种利于吸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环境的植物,使绿色植物发挥双重作用。
道路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应担负起一定程度的文化职能。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应积极利用园林造景艺术,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绿色廊道设计中一般采用线性路道空间,但这种空间设计方式在视觉上容易给人一种单调感。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规划设计中则需要借用于园林造景中的借景、隔景、障景等设计方法打破线性空间设计,利于消除线性空间设计的弊端。由此可见,园林造景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可以提升道路绿树设计的文化性,更能消除传统绿色廊道设计的部分弊端,大大提升道路绿化景观的实用性。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规划发展中重要的阶段性目标。道路交通作为城市的脉络和框架,要想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则应依托于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展开绿化建设。生态园林式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绿树设计中的应用,极大拓展了道路绿化方案的设计方法,为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设计资源和借鉴。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刮起了绿化风暴,几乎在所有的新修道路上都会留有余地作为绿化用地,尽可能的增大城市的绿化面积,优化城市的居住环境。将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到城市道路的绿化中去,在实现基本绿化要求的基础上还可以使城市景观更加吸引人,调节路人的情绪,一举而多得。
道路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需要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必须遵循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条例》,以此为基本的指导争取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创造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如何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第二,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提高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多栽乔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道路从森林中穿过”的设计理念的跨越,实现公路绿化的长远性与可持续性。提高绿化种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植),极大地提高道路绿化的含绿量,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时即有很好的效果。
由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协助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和现场签证工作,以便为编制施工组织提供依据。
学习和熟悉设计图纸以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做好设计交底。审查设计图纸及有关说明,检查图纸的尺寸、标高。对图纸不明确或疑问处,提请设计单位解析。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测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进行施工现场勘查,查看现场的地形、环境、水电、地面和地下构筑物的现状与图纸是否有出入。参加由监理单位主持的图纸会审,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了解物质供应情况,调查工程所需各种物资来源单位的供应能力、规格、质量价格信誉等情况,落实供应单位。
收集气象资料,掌握气温情况、季节风情况、雨季及冬季的期限,制定雨季施工措施,充分考虑雨季的影响,合理组织施工。组织人员进行技术经济条件调查,了解工地可能利用的场地。调查水源、电源情况:调查施工水源、电源的供应能力及驳接点线路距离,确保施工期间用水、用电的供应。调查现场的交通情况,掌握各交叉路口的交通转向及车流量,确定材料、机械运输路线,编制交通维持方案。
刨坑的质量,对植株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各种不同规格的苗木及土球直径大20—30公分,同时树种根系类别,确定坑的深浅,坑应成圆筒型,以保证栽植时根系舒展,以利成活。挖坑时以标记做圆心,按照规格要示划圆,沿圆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然后将坑底挖松、弄平、棵极苗木坑底最好在中心堆个小土丘,以利树根舒展。坑挖好后,将定点用的木桩插在坑的土堆上,以备散苗时核对。挖坑时,表土与底土应分开堆放,由于表面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植树填土时应先填入坑底,底土填与上部和用于围堰。遇到局部土壤不好时,应将坑径加大1-2倍,清除有害垃圾,换上好土。
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以后的效果,移植前必须对苗木进行严格的选择。选苗时除根据设计所提出的苗木规格、树形等特殊要求外,还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树行端正的苗木。并用系绳、挂牌等方式,做出明显标记,以免掘错。苗木数量上应多选出一定株树,供备用。如果苗木生长地的土壤过于干燥,应提前数天灌水;反之,土质过湿时应提前设法排水,以利掘时的操作。对于侧枝低矮的常绿树,冠丛庞大的灌木,特别是带刺的灌木,为方便操作,应称用草绳将其冠捆拢。但应注意松紧适度,不要操作枝条,拢冠的作业也可与选苗结合进行。
1)、种植土的土质要求为PH值为5.5—7.5的壤土,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
2)、种植土深度要求为:草地大于30CM;花灌木要求大于5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土球周围有大于80CM的合格土层。
3)、种植层需与地下层连接,无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层,以保持土壤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
4)、基肥会选用堆沤蘑菇肥(为蘑菇生产厂生产蘑菇后的种植基质废料掺入3—5%的过磷酸钙堆沤、充分沤熟后的基肥),用量为:草地每平方米10KG;花木花坛每平方米20KG。乔木土球φ50—60的为20KG—25KG,φ70—80的为30KG—40KG。
5)、地被在施肥后应进行一次20—30M深的耕翻,将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霜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乔木、灌木机时应在种植前在穴边将肥土混匀,依次放入穴底和种植池。
道路绿化树苗栽植完成后,养管工作是关键。养管工作是一项十分繁重、烦琐的任务,首先,必须浇透定根水,适度修剪、整形、打支撑,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行人横穿践踏树苗。重点放在平时的养护管理上,生长季节杂草长势特别快,为了防止杂草与树苗争夺养分,必需勤除杂草。其次,做好抗旱浇水保苗工作,防止树木花草灼伤、水分蒸发而死亡。第三,养管工作必须要勤、要细,树冠的整形修剪、疏枝、抹芽、中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缺一不可,对缺株、死株适时进行补植。冬季,为了防止雪压和霜冻,要及时清理树上的积雪和冰冻,维护好道路绿化景观整体美感。养护管理只有实行长效管理、精细管理、制度管理,才能使道路绿化出精品,才能保证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城市道路景观的绿化设计与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与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才能构造出独特的和谐的城市道路景观,为建立生态城市贡献出一份力量。
[1] 张霖,方佳佳.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陕西林业.2008(03)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不断地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日渐成为关心的重点,生活型道路对城市居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怎样做好城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城市的道路、休闲人行道与工作生活道是城市生活型道路中的三大主要类型。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类型,从而得知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对城市居民日常工作和实际生活的作用,于此同时提出可行性的相关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步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许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量人口对城市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怎样做好城市环境,调节城市人们工作生活,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城市发展难题。城市生活型道路是城市环境的重要部份之一,主要意思是指生活交通为主要服务功能的道路,帮助人民的每天生活出行和生活娱乐休闲的需要。
城市街道型大体是指城市主道和干道的分支街道,街道狭窄,车辆行驶较少,城市街道型道路是城市人们步行次数最多的道路类型。具体来说,城市街道型绿化景观覆盖道路两端生活工作型道路大体是指在各类城市人们的住宅区和各单位的区内道路。生活工作型道路的绿化景观大体是指绿化景观具体来讲全部把低的草地或树木作为设计内容。
一部份城市商业街和城市公园道路等为休闲道路型道路,是城市人民生活休闲的场所。休闲道路型绿化景观的设计大体是指为城市人民在娱乐休闲活动中的道路绿化,它体现在道路本身的绿化以及为居民提供休息的功能,比如城市绿化带和公园的一些草皮、地标。
各类城市人民的住宅区和各单位的区内道路为生活工作型道路。生活工作型道路的绿化景观大体是指人们的住宅地点的道路绿化和工作地点的道路绿化。生活工作型道路绿化景观具体来说都以低的草皮或树木为设计内容,这样1m~2m的较窄道路更能够靠近绿化带。
(1)健康和谐有序要求。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区环境施工,一定要达到的原则就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环保科学。提供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和人们生活区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活型道路主要功能。城市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必须为城市人们给予优良的视觉享受和快乐心情作为重心,所以,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以城市人们的每天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和需要出发,关心城市人们生活的想法。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设计给人舒适和开阔的感觉。在绿色景观设计上按照整体的城市景区设计和城市具体规划,创造绿色健康科学的城市生活型道路环境。(2)人文化设计要求。城市生活型道路绿色景观设计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城市悠闲区要营造出健康和悠闲的科学文化氛围,城市住宅区的绿色景更要照顾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据具体的地区环境,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的人们以优良的归属感,而且城市生活型道路设计需要考虑所在地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既体具有城市特点,也突出城市美感。(3)功能多样性要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相对农村,人民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很大,而且这种压力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城市生活型道路几乎每天都与城市人们接触,所以城市生活型道路在绿色景观设计上要按照功能多样性的要求。所以不仅要满足他们的正常交通视觉享受和锻炼运动,而且还能够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以及发挥净化空气等城市绿化环境的保护作用。
(1)安全性。安全性对景观设计工作者来讲是最为核心的设计要求。在设置街道两边的绿化区时,要保障每棵树木的高度与距离之间的比例,进行单排种植。(2)养护性。根据各个城市之间存在不同的情况,比如城市的日照时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等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按时对城市绿化带进行养护,要按时浇水,按时对某些树木修剪,以避免对绿化植物造成损害。(3)文化和休闲性。绿化景观在设计中要根据情况合理设置其它文化景观。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是配以草皮区、雕塑等景观小品,满足人民步行、生活区间的需要,同时使绿化景观的设计更加多元化。(4)美观性。绿化景观一定要发挥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的特点这是城市生活型道路建设的要求,所以,绿化景观一定要做到优美。
城市需要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公园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点有所存留或再被利用,体现它的“场所精神”内涵。现代化城市绿化区的景观设计都有文化表面化的趋势:低端地使用标志性的符号或仅仅把它取一个很文艺的名字,而与具体景观却没有多大的关系。设计工作者要做的是,真正理解所在地方的文化,不是抄袭,而是将当地文化与景观自然融合,令居民对城市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与当地历史巧妙、自然融合,制造出一个现代的设计,提供给人们一个不同的体验,给人们提供有内涵,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场所,它继承于历史但面向将来。
城市绿化区是人与自然环境交流的一种载体,城市绿化区不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标志。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城市绿化区设计所产生的问题,无论是党政府、单位还是设计工作者,都应该怀着主动的态度多角度去考虎和解决,以环境设计伦理学当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主,规纳出城市绿化区设计新的观点和理念,从而使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和谐平衡的状态。
[1]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74~75.
[2]袁瑛,秦华.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84~187.
[3]郝宇光.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6(4):89.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道路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来说,一方面它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严重影响着城市整体建设以及文化形象。所以,注意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文化、生活等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施工来说,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建设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建设,还有对于其它方面的影响。但是,一个好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不仅对于建设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每个市民也是一件好事。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大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建设设计部分不够详细,往往存在单一化的设计,没有特色和创意,没有把城市的活力和色彩表现出来。第二,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的种植与移栽过程中,考虑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移栽,以及种植的道路绿化植被特点不多,没有考虑生长适应环境等问题。这样在后期建设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往往存在一定问题,整体建设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绿化建设施工部分与城市的地下管网、高空线路的架设相互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尽量使得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与地下管网、高空线路之间形成的矛盾得以有效解决。
从绿化角度来讲,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最直接的功效就是增加了城市的绿色面积和覆盖率。
从气候角度来讲,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主要以花草树木等植物组成,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我们呼吸的氧气;植物叶子的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增加遮阴的面积,从而局部地调解着城市的气候和大气循环。
从美化角度来讲,绿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降低了车辆、人流的噪音,吸收尘埃,净化空气;绿色植物以各式各样呈现,美化着街景,衬托和改善着城市的容貌。同时,当司机看着美丽的街景时,能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每个城市利用绿色植物分隔与组织交通,通过诱导、指示作用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施工的重要一部分的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来说,要想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能顺利开展,同时又能保证建设施工质量,就应该在初始阶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进行调查和了解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才能尽可能避免相关矛盾问题的出现。施工地段、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的了解与调查,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尽可能的准备周全,主要包括相关绿化种植地区的土质情况,施工城市道路的绿化现状,绿化景观施工周围的管网,架线分布情况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与施工部分应该特别注意相关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分车带施工部分,道路绿化的中心环岛,道路绿化施工的林荫带,道路绿化景观施工中的行道树部分等。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中就能了解主要的设计主体,针对要实现的不同功能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对于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路段的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以及包括相关绿化植被的种类选择,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进行有特点的区分。比如,在不会对城市道路主要功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城市道路中的主要行道路段绿化植被,可以应用一些行道树进行绿化建设。绿化景观的施工在城市道路中有高空架设线路的路段过程中,耐修剪的绿化植物应优先考虑。考虑结合该路段的功能基础上,分析城市道路中分车带的绿化施工设计,同时,选择合适的草坪或者花木作为绿化植被或者景观,这是根据相关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情况而进行的选择。
第三,进行绿化景观施工道路行人的交通出行特征等问题。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才能更好地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选择,力争做到美观大方,而且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这样道路绿化植被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另外,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道路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还包括城市气候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等,也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充分考虑。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结束后的工作就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这是完全根据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情况而展开进行。
第一,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具体施工开始初期,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一定要严格审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保证道路绿化施工的顺利开展,对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现象的清理工作也应该及时进行。
第二,在移栽树木以及植被的挖掘过程中,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应该注重树木植被的根部不受损伤,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移植栽种后树木能够成活。为了提高树木栽种成活率,应该有效控制栽种过程中的浇水量,以及树坑的深浅等。相关的防护措施应该在树木移栽时及时采取,比如,为保障树木的成活和安全可做一些固定支架等。
第一,为调整群落层次及生长势,应该合理地整形修剪,这样会较为容易形成植物种类的良好株形,从而构成相应的群体美的效果,有利于大方美观的效果形成。另外,对于植物共同生长生活的良好环境,修剪整形也是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升生态群落的景观。
第二,考虑到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是枯枝落叶,应该积极做好枯枝落叶及表土层的保护工作。许多微生物存在于表土层若干cm之内,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都覆盖在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若去除这些枯枝落叶,则丧失相关的营养物,使得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在充分考虑符合植物生长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群体结构的合理调整,比如,及时的移植、调整、重新配置措施,应该在发现植物种类之间,上木、下木之间互相抑制、竞争、对抗的现象存在之后立即执行。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容易有规律地组织好各种植物,从而更为容易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工生态群落。
第四,基于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首先要弄清楚各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发育及群落的结构层次,季相变化等情况,然后进行科学护管各植物的具体操作,从而使得养护水平不断得以提升。考虑到道路植物的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等特点,科学养护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城市道路的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这是验证了“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也说明了符合植物生态群落养护基本要求的重要性
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征,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合理选择。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原则、道路绿化功能及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从而论述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该文探讨了道路绿化的原则和理念,为指导道路设计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
道路绿化的景观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了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满足道路的功能性。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绿化设计从长远发展出发,绿化树木生长速度合理,并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角度出发,对整个道路绿化进行规划和控制,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个城市道路如果没有一些绿化,会显得这个城市非常地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沉淀,道路绿地的建设应与城市文化历史气氛相适应,承担起文化载体的功能。城市绿地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充实和体现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人们的主人翁地位,促进人、城市和自然的融合与共存。要考虑道路绿地的功能要适用不同人群的角度出发,同时,城市道路绿化的分布要兼顾共享、均衡和就近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
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设计中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道路绿化可改善道路及其附近的地域小气候生态条件,降温遮荫、防风防火、防尘减防灾减震市道路绿地特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是城市其他硬质材料无法替代的。道路绿地在构成城市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城市完整的“点、线、面”绿色系统的纽带。
道路绿化指道路两侧、中心环岛和立交桥四周的植物种植。如果把城市道路比作动物的躯干,则城市道路绿化则是运动的血肉。主要表现为:
城市道路绿化有利于人车分流,防止人任意横穿街道,减少对行进车的干扰。有利于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可有效组织交通,解决交通安全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人口密度增加,工矿企业的集中,汽车数量的增多,给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道路绿化对保护城市环境,防止污染由极其重要的作用。
道路绿地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绿色生态通道,保证这种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城市道路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效应,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抗灾能力,给城市生态环境以反馈调节作用。绿地的存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多年的实践证明,合理的布置城市绿地可有效的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火防震;防风固沙;蓄水保土等功能。
不同类型道路因使用方式与使用对象之间的差异,在景观设计上的侧重与手法的运用上也各不相同。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板二带式: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两侧行道树布置单调,绿量不大,不利于道路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
两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景观层次丰富,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但其占地较大,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分车绿带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为保证行车安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植应采用简洁的形式。中间分车带应能阻挡相向形式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米至1.5米范围内。
路侧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路侧绿带的种植设计应根据相邻用地的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并应注意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三类: 实用性、审美性、视觉传达性。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因此,设计时应先满足生活空间需要,并根据街道建筑功能特点,可以考虑建筑空间的变化,如沿街附属空间的导入,弯曲、转折,采用对景、借景等来丰富景观。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因此,城市的道路绿化是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项目, 城市道路绿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设计者,在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多方面考虑,合理地利用地形,精细安排道路绿化,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完美城市道路设计,使得城市道路景观得以发展,城市内涵得到提升。
[3]. 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12期
[6]. 刘祥平:试论现代道路绿化要点,天津农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郑西平:北京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中国园林,2001年01期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翼、亚热带北缘的杭州,其具备典型亚热带的季风气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著名风景旅游城市[1]。具有城市骨架意义的城市道路在杭州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是杭州走向国际大都市前进道路上必不可缺的重点建设工程。本文基于杭州城市特色、城市道路绿地规划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必须注意的设计内容、设计形式及设计方法。
杭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湿润温暖且雨量充沛,每年的八月和九月多发生台风和热带风暴。平均城市温度在15℃至17℃之间,最高气温曾达到42.1℃,最低气温有过-10.5℃,平均每年1899小时日照时长,平均每年1399mm降水量[1]。每年时有发生干旱、台风、洪涝和冰冻等自然灾害,严重损害着城市道路绿地建设,给规划设计工作提出挑战。
杭州呈现自西南至东北方向的倾斜地形,西南地区山峦起伏,属于丘陵地带,海拔低于500m,东北部城区则地形平坦,河网交叉密布,连接着杭嘉湖平原。杭州城市南北宽为36km,东西长为40km,山峦起伏、湖塘交错、河流纵横,纷繁复杂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其城市道路绿地规划必须因地适宜,综合考虑效益。
土壤土层是植被生存的基础,进行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实地取样分析,清晰了解具体土壤分布情况。杭州市市区呈典型地带性土壤分布,主要属于红壤、棕黄或者棕红,有着深厚的土层,质地从轻粘至粘,pH值在4.3至5.3之间,部分地段黄壤则呈现非地带性特征,残存石砾和砖块较多,较为影响城市道路绿化的效果。
杭州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其城区道路绿地规划具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特色,众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同城市道路绿地的结合使得杭州城市风貌极具特色。滨河路和风景区道路是杭州城市山水园林特征的骨架,两条道路上的绿地建设也成为杭州绿地建设代表性工程。西湖风景区的道路整体上呈现“中”字型的整体格局结构,教工路、西山路和虎跑路等构成中轴道路,灵隐路、满觉陇路和龙竺隧道组成西环线路,东环线路有南山路、湖滨路及北山路等组成。杭州各道路的绿地规划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湖滨路、西山路、南山路和北山路自东、西、南及北对西湖呈三面环抱态势,又具有统一绿地规划风格以雄伟树姿和枝繁叶茂以成就宏大的规模气势。杭州城市人界地灵,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雅士所留下的名人故居等也融入到了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之中体现出了这座城市外在的良好形象和内在历史底蕴等特征。
鲜明的道路绿地规划特色下仍旧存在着众多城市道路绿地规划问题,这些难题一方面关乎到城市的环境和形象,另一方面影响着城市投资的环境建设,必须从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的设计细节方法着手加以改良。首先,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多样性建设,很多交通性的道路绿地规划设计雷同,景观没有形成特色。限于城市道路绿地空间原因,道路绿地只能占据很小比重的城市绿地,继而缺乏绿化形式和绿带宽度上的变化,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拓宽改建的同时只保留很小规模进行绿化设置,只能满足道路绿化的最低限度要求。其次,道路绿地中植物的配制缺乏艺术构思,植物间组合缺乏层次和颜色上的合理搭配,不能实现城市四季常青的道路绿地规划效果。再次,城市道路各个区段缺少特色,出现整体道路景观较为单调的情形,很多路段上人行道和车道绿带植物的配置没有变化,只是一个模式化规划设计,这些简单无特色的零乱景观只会影响城市道路美观性和整齐性。还有道路绿地规划中未考虑绿化树种选择,很多路段缺乏常绿树种类,以落叶树居多,必须加大常绿、宿根花卉和相关乔木灌木的设计添加力度。最后,道路绿地规划未明确区分不同道路绿化走向,限于线性的道路空间局势,绿地规划线路也主要呈现带状,方向性明显,但是不同走向道路为形成立体上的配置特色,破坏城市光照雨水充分利用的同时,影响着城市形象建设。
鉴于城市道路绿地规划在杭州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必须以网状或者线状形式分布道路绿地于城市之中,以点至面组成完整的城市道路绿地系统。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遵循符合城市道路功能和性质的原则、分区合理的原则、满足用路者视觉和行为规律特性的原则、整体性的原则、个性化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公众参与的原则。
考虑到杭州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土层土壤特点,结合已有的城市道路绿地特色和出现的规划设计不足,城市道路横断面主要采取四种比较适宜的形式。第一种,一板二带式为一条车行道同两条行道绿带组合形式,不单独划出车绿带,较为适合路幅较窄且车流量不大的路段。第二种,二板三带式为在中间设置车绿带隔开车行道成为单向行车车道的形式,较为适合车辆众多特别是夜间交通量较大的道路。第三种,三板四带式为通过两侧的车绿带划分车行道成为三条,以中间作为机动车道,两侧用作非机动车道的形式,这样就形成了四条道路绿地带,较为适宜较宽的路幅,因其安全、交通方便和绿化遮阴效果良好等特点,在杭州城区多处道路皆可应用。第四种,四板五带式为通过三条分车绿带划分行车道成为四条,形成五条绿地带,在城市交通主干道非常适宜。
进行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交通性道路绿地特点,把握重要的设计注意点,科学合理操作。首先,要尽量充分利用道路两侧较大体型的公共建筑空间,避免硬质的铺装,提高绿化用地面积,通过路侧绿带面积的增加形成同建筑前的绿化相统一相结合的效果。其次,充分考虑当地的植被特色,以细节的树木花卉种类搭配形成整体的城市道路绿地规划效果,图1即为某道路成功搭配效果图,左半边为利用水杉和香樟树形的不同来丰富一板二带式的道路立体效果,同时其上部搭接可形成城市绿色隧道,右半边是通过相同树种交错式的布置,同样可以避免城市绿色隧道缺乏地景,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城市形象。再次,把握城市规划模式中规则式、密林式、自然式、滨河式和简易式之间的优势及不足,单独合理利用的同时可以适当结合。此外,对于较窄车道的城市道路,在两侧设置成排树冠形成相互搭接乔木的效果往往阻塞空气的对流,不利于废气的扩散,设计中可以通过修改成矮篱式绿地规划,或者通过不同乔木交错规划方式进行设计。最后,对于交通性和生活性的道路不可以统一化规划设计,必须充分把握各自的属性,了解具体情况,加以特色化处理。
结合对杭州调查分析的实际资料,本文全面总结了杭州城市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壤土层特色,介绍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特色的同时,更归纳了其中多项不足,继而从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布置形式和设计要点角度分析了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形式及方法,能够有力的克服大量的规划设计不足,为城市长期的发展贡献力量。
[1]徐华.杭州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2005:10-25.